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只有高效的学习技巧,才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的重难题。有效的念书方法依据规律学会办法,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非常快的学会常识。
1.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一
1、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互成120°角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三组线圈各自产生交变电流.
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征:值和周期是相同的.
三组线圈到达值的时间依次落后1/3周期.
3、电工学中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的线为相线,黑色线为中性线。三组线圈产生三相交变电流可对三组负载供电,那样三组线圈和三个负载是如何连接的呢?
4、端线、火线和中性线、零线.
从每一个线圈始端引出的导线叫端线,也叫相线,在照明电路里俗称火线.从公共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照明电路中,中性线是接地的叫做零线.
5、相电压和线电压.
端线和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相电压.
两条端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
国内平时电路中,相电压是220V、线电压是380V.
6、三相AC的有关计算。
e1=Em_sin
e2=Em_sin
e3=Em_sin
2.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二
电势的定义
概念及概念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电势的单位:伏。
电势是标量。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一般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质研究中,一般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电势具备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愈加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减少最快的方向。
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3.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三
动力学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具备惯性,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用途在他们,平衡力与用途力反用途力不同,实质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置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况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况,或者是匀速转动。4.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四
电路的组成:
1.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有哪些用途: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工作的设施;
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导线:连接用途,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5.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五
电热:
电流的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热效应的实质: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由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热器: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其优点是清洗、无污染、热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和调节电流.
有时大家借助电热,如电饭锅、电熨斗等;有时大家预防电热产生的害处,如散热孔、散热片、散热风扇等.
6.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六
磁场
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用途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遭到力有哪些用途。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用途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用途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我们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有哪些用途。
7.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七
1、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用途力的影响可以忽视不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就能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2、电荷量的检验
1、测试仪器:验电器
2、知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用途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用途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大小: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4、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
②点电荷
8.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八
1、焦耳定律
1.概念: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2、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肯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办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3、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办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9.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九
1、依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借助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置等。
3、借助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很多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方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4、预防静电的主要渠道:
防止产生静电。如在可能状况下使用困难产生静电的材料。
防止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10.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物理要点 篇十
起电办法的实验探究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2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相互吸引的肯定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吗?未必,除去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以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
3、起电的办法
使物体起电的办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摩擦起电:两种不一样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领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接触起电:带电物体因为缺少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感应起电:当带电体挨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挨近或离得远远的带电体的方向移动、
三种起电的方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